之前就聽說這一片很好看了
有人大推薦
所以今天趁著MEETING完後去圖書館借來看
真的....名不虛傳阿~~XD

內容是在描述戰國時代
梁國與趙國的戰爭

梁國是一個小國家
人口頂多四到五千人左右
即將要面對十萬大軍趙國的攻打
於是他們就去求助於當時善於軍事的墨家軍
也就是大家歷史課本很熟析的墨子發展出來的一家

可是...墨家只派了ㄧ個人來
那個人叫做革離(劉德華飾演)

革離非常善於守城的戰術
運用戰略就把趙國第一次的進攻退兵
百姓也都很尊敬他

也是時運吧
就在趙國幾次攻打失敗後
趙國首都本身也遇到齊國的攻擊
於是下令準備退兵

但是...就在梁國解決的危機後
梁的君主卻聽信讒言
認為革離來幫助他們是別有用心
想要鼓動梁的民心奪取王位

於是就想要把革離除掉
導致革離逃離了梁
也把ㄧ群親近革離的人殺掉
或是冠上莫須有的罪名處刑

但是...趙國並非完全退兵
這次戰爭的最高領導將軍堅持要打下梁國
於是就留下一千兵馬準備突襲

因為梁自身的內鬥以及這次的戰爭很突然
又沒有革離的幫助
整個城池都被人占領了

但是趙軍提出只要革離現身
他們就放過城裡的百姓
革離就因此到趙軍之中
和趙國的領導將軍談判

故事就先講到這裡....

這部片子的主旨我認為是在提倡「反戰」

墨家本身的思想在於非攻與兼愛
主張反對侵略性戰爭、愛天下的人
如果古代有諾貝爾和平獎
他們ㄧ定每年蟬聯XD

他們的門生大多是出自於民間百姓
奉行無私奉獻的精神
所以會參戰的原因
主要是幫助百姓免於戰火之苦
所以他們的戰略是「只守不攻」

但是這又很矛盾
要幫助天下的百姓談何容易
尤其是在烽火連天的戰國時代

反對戰爭卻又加入戰爭

今天幫助了梁打退趙國
明天又幫助趙國打敗其他人

這也是故事主角-革離本身的矛盾
也可以說是墨家思想的矛盾

這個故事又反映出了ㄧ點現實面
你給別人恩情,別人不ㄧ定會感謝你

革離救了梁國
可是梁國卻過河拆橋還要殺他
真正反應很多現實世界的樣貌

看到梁國君主的那副嘴臉
真的很想進去揍他ㄧ頓....XD

不過...這又反映出國外馬基利維的「君主論」
要當上位者必要的條件就是
有狐狸的狡猾,獅子的勇猛
不擇手段去實現自己的目標與理想

三國的曹操就是滿典型的例子
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要天下人負我
也說明很多古代君王背後的黑暗吧

墨家的理論只能說是個人類心中的理想
就像孔子的禮運大同篇ㄧ樣
是個人類心中美好的目標
和平、反戰、愛人也是人類ㄧ直努力的目標

所以諾貝爾才會設置和平獎
來鼓勵那些默默付出行善的人們

墨家的思想基本上來說
是普世價值值得尊崇
但是要如何與現實面結合還真是要去思考的問題

套ㄧ句革離在片中說的
「但求無愧於心」
我想這是最好的註解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