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贈一下小蝴蝶的圖


最近....有慢慢找回看布袋戲的心情了

大概是寒假太閒了吧
(其實是愛上了陰川小蝴蝶跟他家的月姊~~XD)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沒有再繼續看了
應該是國中畢業後吧

記得小學到國中這階段看的很兇
在那個網路影音還不是很盛行的年代
電視就是唯一看片的管道

每天有沒有讀書不重要
有看到當天的劇情才是王道阿~~~XD

以前看布袋戲都會被同年齡的朋友笑
感覺很像老人會做的事情

但是看布袋戲真的學到了不少東西
包括:
1.台語(雖然發音並不是百分之百正確啦~~^^|||)
2.中文(裡面的角色都有詩號。而且都很喜歡使用一些怪字,看不懂就會去查字典。)
3.價值觀 (黑不一定是黑,白也不一定是白)

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
對於布袋戲的熱情稍稍的減退了
不再像以前那麼熱衷

但是還是會一直關心最新角色的發展
(避免自己脫節阿~~~^^|||)

也許是年紀稍有了
熱情減退

也許是角色汰換率太高了
一個新角色還沒混熟就被收編了
(最誇張的是出來兩集就BYE BYE的....劇編這個角色是編心酸的嗎??
刻偶師刻偶也是要花時間的阿~~~~(默))

但現在的角色華麗度與精緻度真的讓人讚嘆哩
木偶的細緻度與角色的鮮明度都很夠

最厲害的是改良了關節的問題
還記得以前木偶的手都是僵硬的
手指的大拇指張開
其他四指是連在一起不能動的

以前最喜歡模仿木偶拿扇子
那種拿法真的很難也很好笑

現在的手指是五指分開
可以擺出很手部動作
包含比YA、握拳、蓮花指等等

還有就是腿關節的部份
以前的木偶要"坐下"跟"跪"姿勢都十分微妙
坐下只有唯一姿勢-兩腿伸直直
而跪就要用劈腿的方式

但是後期對於腿關節的改良
現在要盤腿都沒有問題了
而跪也可以雙膝落地

腿部的精細度也增加了不少
對於許多劇情的視覺效果來說更加精緻與加分

這也是從電影-『聖石傳說』後的一大進步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些只是一尊尊的木偶
但是這些木偶的背後
代表的卻是很深的意涵

這些意涵很難用文字或是語言說明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愛布袋戲的原因吧

布袋戲不只是布袋戲
我認為它包含了很多屬於"台灣"獨特的東西

那是別的地方所看不到的
代表著台灣的在地文化與傳承的精神

布袋戲是台灣的國寶阿
請大家要好好支持喔~~~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